Course content

Lesson 8 遇见原来的我

Unit 2: Unwilling to be Mediocre
不甘平庸

第八课:遇见原来的我
Lesson 8: Meeting the old me

如果有一天,你看到自已婴儿时期的一张照片,你能认出自己吗?

也许你会一下子认出自己,因为你觉得你一直都是你,但实际上,从拍照片的那一刻起,你的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比如说,你的皮肤自你出生以来已经被更新、130多次了。你的酒窝不见了,5岁那年,你从高处往下蹦,跌倒了,脸上留下的疤痕掩盖了它。你的大脑已经比拍照时增加了2~3倍的重量。

如果你确信你就是你,不管怎样变化,那么,照片上的婴儿到底是不是你?是现在的你,还是一个不同的过去的你?如果是过去的你,那么,有多少个过去的你?是不是还会有更多的不同的你?你用电脑生成了一张你50岁时的图片,对你而言,就像看一个陌生人。

有关本体的问题,困扰了哲学家2500多年。什么是本体?这里说的本体就是我们的思想或身体。赫拉克利特把自我比喻为一条河,河流流动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,但它始终是固有的那条河。他将自己的观点阐述为:不管你变化了多少,始终只有一个你。

大卫·休谟不同意“连续的自我”的观点。他是这样陈述自己的见解的:“我们的思想,是连续不断的认知组成的演变过程”。而你可以推测,譬如,婴儿大卫的油画呈现的是一个与成年大卫类似的人,并非完全相同。

哲学家们对本体的问题各抒己见,我们却在想一些更为实际的问题,假如休谟是对的,那么从现在开始,10年后你就会成为另一个人,你还需要遵守现在的你做出的承诺吗?或者说,一个被通缉了15年的罪犯,今天还应该为当初触犯法律的行为受到惩罚吗?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变化。譬如,你去整形,你因为过于忧郁而吃药,你做心、肺或者其他器官移植手术,这些都会逐渐改变你的面貌、情绪和行为,你还是你吗?

德里克·帕菲特有一个极端得空前绝后的假设,例如将他的大脑一分为二,移植进另外两个身体中,两个人术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,都会认为:“我是德里克。“但是,德里克不可能是两个人,他也不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。由此,他得出结论:“个人的本体并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。”

不瞒你说,对这个问题,我是这样想的:哲学家介环的言论、学说离我们十分遥远,我们不会陷入本体的思索,我们也不会设想将大脑移植给两个人,那简直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,我们只想无忧无虑地过日子。可是,会不会有一天,你醒来,感觉今天的我不像原来的我,而像是一个崭新的我了呢?

改编自《同龄鸟问你问我》同名文章,作者:辛西娅·莱文森,翻译:凯西
Views
1 Total Views
1 Members Views
0 Public Views
Actions
0 Likes
0 Dislikes
0 Comments
Share on Social Networks
Share Link
Share by mail

Please login to share this video by email.

Embed in your website
External sources
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