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sson 27入乡随俗
Dialog1
服务员:几位来点儿什么?
陆雨平:来一壶茶,再来一些点心。
服务员:好的,请稍等。
陆雨平:这就是我常说的老茶馆儿。今天我把你们带到茶馆儿来,你们可以了解一下我们这儿的风俗。
马大为:茶馆里人不少,真热闹。
林娜:他们说话的声音太大了。
服务员:茶—来—了!您几位请慢用。
马大为:我们正在说声音大,这位服务员的声音更大。
王小云:茶馆就是最热闹的地方。有的人还把舞台搬进茶馆来了,在茶馆里唱戏,比这儿还热闹呢。
林娜:我觉得,在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应该小一点儿。来中国以后,我发现在不少饭馆,商店或者车站,人民说话的声音都很大。说实在的,我真有点儿不习惯。
林娜:到茶馆来的人都喜欢热闹。大家一边喝茶,一边聊天,聊得高兴的时候,生活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。喜欢安静的人不会到茶馆儿来。他们常常到别的地方去,比如去咖啡馆。
陆雨平:林娜说的对。在公共场所,有的人说话的声音太大了。
林娜:我想在这儿聊一会儿天,可是你们都觉得这儿太热闹。好,咱们走吧。前边有一个公园,那人不多。咱们到那个公园去散散步。
马大为:好的,咱们一边散步,一边聊天。
Dialog2
丁力波:我们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,你们会不高兴吗?
陆雨平:当然不会。我们常跟外国朋友在一起,知道不同国家的人,有不同的习惯。对我们来说,这很正常。
丁力波:不了解外国文化的人会怎么想呢?
王小云:有些事儿他们会觉得很不习惯。比如说,中国人吃饭用筷子,西方人吃饭用刀叉。西方人把食物放自己的盘子里把大块儿切成小块儿,再把它送在嘴里。如果手指上有点儿食物,就舔手指。有的中国人看了也很不习惯。
马大为:用刀叉吃饭,把手指上的食物舔干净,那是我们的习惯。力波,你说是不是?
丁力波:是啊。我们从小到大都这样做。可是在我们这儿,吃饭的时候舔手指不是好习惯。
陆雨平:我看应该“入乡随俗”。我们在国外的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要小一点儿;你们到中国人家里吃饭也不一定要舔手指。
丁力波:对,我就是“入乡随俗”。吃中餐的时候我用筷子,吃西餐的时候我用刀子、叉子。我觉得都很好。我爸爸妈妈他们也都是这样。
王小云:力波,把“入乡随俗”翻译成英语,该怎么说?
Conversation1
A:你觉得这儿的茶馆儿怎么样?
B:我觉得不错。几个朋友在一起可喝茶、聊聊天,有时候还可以听听相声、看看京剧,很有意思。
C:可是我发现这些场所人们说话的声音太大,不安静。
A:茶馆儿就是热闹的地方。人们说话的声音大,大家也都习惯了。特别是年轻人聊天儿聊得高兴的时候,声音就越来越大了。
C:对我来说公共场所应该安静点儿,说话的声音要小一点儿。这样闹的地方我觉得不舒服。
A:你的看法很对,我也是这样想的。听说一些新茶馆儿,比如老舍茶馆儿,就很安静。
Conversation2
A:你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?
B:来中国以前我喜欢喝咖啡。现在入乡随俗我也习惯喝茶了。中国人很喜欢喝茶,是不是?
A:可以这么说。中国人爱喝茶的多。对我们来说茶不但是一种饮料,而且也是一种中药。
B:你说中药?你们把茶当成药?
A:是啊。我们觉得喝茶对身体很好。比如说,你吃的太多,觉得不舒服,喝点儿茶就好多了。
B:我看喝咖啡对身体也不错。你觉得太累的时候,喝点儿咖啡就能更好的工作了。
Conversation3
A:来这儿以前你了解中国文化吗?
B:了解一点儿。我是学中文的,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。比如说,我喜欢吃中餐、看中国电影、听中国音乐参观中国画展览。你是什么时候注意西方文化的?
A:我考上英语系以后就开始学习西方文学。我们这儿每天都能看到西方电影,图书馆也有很多西方的书。我特别爱看英文小说。当然,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还应该到你们国家去看一看。
Text
敬香茶
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,常常一个人出去旅行,他特别喜欢参观寺庙。有一天他走进一座寺庙。庙里的老和尚看了看进来的这个人,觉得他好像是教小孩儿的老师,是一个很普通的人,就坐着没动只说了一个字:“坐”。他又指了指小桌子上的茶壶,说:“茶”。
苏东坡笑了笑,就坐下在小桌旁边。他小声的问了老和尚一些问题,老和尚发现这位先生知道的东西很多,就站起来,热情地说:“请坐!”又对小和尚说:“敬茶!”
老和尚问苏东坡:“请问,您贵姓?”苏东坡说出了自己的名字。老和尚没想到这位先生就是大文学家苏东坡!他马上把苏东坡请到大桌子前边,很客气地说:“请上座!”而且还大声对小和尚说:“快,快,敬香茶!”苏东坡笑着说:“不客气!”
老和尚知道,苏东坡不但是一位大文学家,而且还是一位大书法家。他想,如果行苏东坡给寺庙写一幅字,他们的寺庙就会很有名,这是一件大好事儿。想到这,她马上去房子里,拿出一大张纸来,把它放在桌子上,再把两手放到胸前,嘴里说:“阿弥陀佛!阿弥陀佛!我想,请您给我们写一幅字。”
苏东坡站起来,想了想说:“可以。”他就把老和尚刚在说的话写在纸上:
“坐,请坐,请下坐。
茶,敬茶,敬香茶。”
老和尚站在旁边,一边看一边念。念完着十二个字,他的脸红了。
服务员:几位来点儿什么?
陆雨平:来一壶茶,再来一些点心。
服务员:好的,请稍等。
陆雨平:这就是我常说的老茶馆儿。今天我把你们带到茶馆儿来,你们可以了解一下我们这儿的风俗。
马大为:茶馆里人不少,真热闹。
林娜:他们说话的声音太大了。
服务员:茶—来—了!您几位请慢用。
马大为:我们正在说声音大,这位服务员的声音更大。
王小云:茶馆就是最热闹的地方。有的人还把舞台搬进茶馆来了,在茶馆里唱戏,比这儿还热闹呢。
林娜:我觉得,在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应该小一点儿。来中国以后,我发现在不少饭馆,商店或者车站,人民说话的声音都很大。说实在的,我真有点儿不习惯。
林娜:到茶馆来的人都喜欢热闹。大家一边喝茶,一边聊天,聊得高兴的时候,生活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。喜欢安静的人不会到茶馆儿来。他们常常到别的地方去,比如去咖啡馆。
陆雨平:林娜说的对。在公共场所,有的人说话的声音太大了。
林娜:我想在这儿聊一会儿天,可是你们都觉得这儿太热闹。好,咱们走吧。前边有一个公园,那人不多。咱们到那个公园去散散步。
马大为:好的,咱们一边散步,一边聊天。
Dialog2
丁力波:我们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,你们会不高兴吗?
陆雨平:当然不会。我们常跟外国朋友在一起,知道不同国家的人,有不同的习惯。对我们来说,这很正常。
丁力波:不了解外国文化的人会怎么想呢?
王小云:有些事儿他们会觉得很不习惯。比如说,中国人吃饭用筷子,西方人吃饭用刀叉。西方人把食物放自己的盘子里把大块儿切成小块儿,再把它送在嘴里。如果手指上有点儿食物,就舔手指。有的中国人看了也很不习惯。
马大为:用刀叉吃饭,把手指上的食物舔干净,那是我们的习惯。力波,你说是不是?
丁力波:是啊。我们从小到大都这样做。可是在我们这儿,吃饭的时候舔手指不是好习惯。
陆雨平:我看应该“入乡随俗”。我们在国外的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要小一点儿;你们到中国人家里吃饭也不一定要舔手指。
丁力波:对,我就是“入乡随俗”。吃中餐的时候我用筷子,吃西餐的时候我用刀子、叉子。我觉得都很好。我爸爸妈妈他们也都是这样。
王小云:力波,把“入乡随俗”翻译成英语,该怎么说?
Conversation1
A:你觉得这儿的茶馆儿怎么样?
B:我觉得不错。几个朋友在一起可喝茶、聊聊天,有时候还可以听听相声、看看京剧,很有意思。
C:可是我发现这些场所人们说话的声音太大,不安静。
A:茶馆儿就是热闹的地方。人们说话的声音大,大家也都习惯了。特别是年轻人聊天儿聊得高兴的时候,声音就越来越大了。
C:对我来说公共场所应该安静点儿,说话的声音要小一点儿。这样闹的地方我觉得不舒服。
A:你的看法很对,我也是这样想的。听说一些新茶馆儿,比如老舍茶馆儿,就很安静。
Conversation2
A:你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?
B:来中国以前我喜欢喝咖啡。现在入乡随俗我也习惯喝茶了。中国人很喜欢喝茶,是不是?
A:可以这么说。中国人爱喝茶的多。对我们来说茶不但是一种饮料,而且也是一种中药。
B:你说中药?你们把茶当成药?
A:是啊。我们觉得喝茶对身体很好。比如说,你吃的太多,觉得不舒服,喝点儿茶就好多了。
B:我看喝咖啡对身体也不错。你觉得太累的时候,喝点儿咖啡就能更好的工作了。
Conversation3
A:来这儿以前你了解中国文化吗?
B:了解一点儿。我是学中文的,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。比如说,我喜欢吃中餐、看中国电影、听中国音乐参观中国画展览。你是什么时候注意西方文化的?
A:我考上英语系以后就开始学习西方文学。我们这儿每天都能看到西方电影,图书馆也有很多西方的书。我特别爱看英文小说。当然,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还应该到你们国家去看一看。
Text
敬香茶
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,常常一个人出去旅行,他特别喜欢参观寺庙。有一天他走进一座寺庙。庙里的老和尚看了看进来的这个人,觉得他好像是教小孩儿的老师,是一个很普通的人,就坐着没动只说了一个字:“坐”。他又指了指小桌子上的茶壶,说:“茶”。
苏东坡笑了笑,就坐下在小桌旁边。他小声的问了老和尚一些问题,老和尚发现这位先生知道的东西很多,就站起来,热情地说:“请坐!”又对小和尚说:“敬茶!”
老和尚问苏东坡:“请问,您贵姓?”苏东坡说出了自己的名字。老和尚没想到这位先生就是大文学家苏东坡!他马上把苏东坡请到大桌子前边,很客气地说:“请上座!”而且还大声对小和尚说:“快,快,敬香茶!”苏东坡笑着说:“不客气!”
老和尚知道,苏东坡不但是一位大文学家,而且还是一位大书法家。他想,如果行苏东坡给寺庙写一幅字,他们的寺庙就会很有名,这是一件大好事儿。想到这,她马上去房子里,拿出一大张纸来,把它放在桌子上,再把两手放到胸前,嘴里说:“阿弥陀佛!阿弥陀佛!我想,请您给我们写一幅字。”
苏东坡站起来,想了想说:“可以。”他就把老和尚刚在说的话写在纸上:
“坐,请坐,请下坐。
茶,敬茶,敬香茶。”
老和尚站在旁边,一边看一边念。念完着十二个字,他的脸红了。
Views | |
---|---|
0 | Total Views |
0 | Members Views |
0 | Public Views |
Actions | |
---|---|
0 | Likes |
0 | Dislikes |
0 | Comments |
Share by mail
Please login to share this video by email.